第一位、兰陵王
重点是他不光长得好看,而且心性善良,还是带兵打仗的好手。至于打仗戴面具,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长得太好看了,怕不能威慑敌人,就做了个狰狞的面具,效果不错。
(资料图片)
兰陵王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,纵观兰陵王的一生,他的人生说不上波澜壮阔,在史书中也只是短短几百字就寥寥概述。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,兰陵王也只是以一个普通的形象存在在历史中。虽然史书上的记载不那么生动,但是在民间的故事中,兰陵王的形象却是异常的生动鲜活,世人皆知兰陵王是一个战功卓著、文武双全的美男子,不只是武力过人,兰陵王还擅长音律留下了著名的《兰陵王入阵曲》。兰陵王是北齐著名的军事将领,史书上称他是少有的美男子,勇武过人,战功赫赫,但是却很不幸的生在了那个战乱不休的年代,;生在了那个重视血统身份的时代;生在了那个杀人如麻,杀自己家人更是完全不手软的高氏之中,在这样复杂的历史背景下,兰陵王这样史上少见的奇男子也不得不屈服于现实,最后被害身亡。
第二位、狄青
北宋名将狄青,是一位传奇将军,他从一位监犯最初做到了北宋的枢密使,相当于国防部长。不外使人印象最深入的是他兵戈时的一个怪癖,常令朋友望而却步,未交兵已怯三分,这终究是什么呢?
李元昊在西夏称帝,率雄师侵犯疆域,宋夏和平迸发。狄青被派往东南疆域阻击西夏入侵。每次作战,狄青都蓬首垢面,然后戴上一具青铜打造的鬼头面具,看上去青面獠牙,非常?人,因而得了个"面涅将军"的绰号。
在宋代,监犯脸上都会被刺字作为标识,狄青也不例外。要是你以为他是怕丑才戴面具那就错了。相反,狄青但是北宋颜值最高的武将,长的俊美娟秀,听说平常走在街上常有妇人转头张望。那为什么兵戈要戴面具呢?
容颜俊美的汉子,用以风花雪月谈情说爱那是再好不外,但是在战场上,简单给人文弱之感,缺少武将气场。为了给朋友形成充足的压榨感和恐惧感,在气魄上赛过对方,狄青都要带上他那副面具才肯出战。
第三位、张飞
《三国志》里对刘备和关羽均有较详细的外貌描述,唯独对张飞的长相只字未提。正因为这样才给了罗贯中想象空间。拜演义所赐,张飞莽夫的形象深入人心,"身长八尺,豹头环眼,燕颔虎须,声若巨雷,势如奔马。"根本就是翻版的钟馗嘛!连戏曲作品都是给张飞配上黑脸。其实,历史上的张飞不仅不是彪悍莽夫,还颇有才华,会写诗,会画画,书法一绝,是位英勇的美男儒将!
张飞不仅书法作品甚佳,而且还很爱画画,尤其擅长画美人。据明代卓尔昌编的《画髓元诠》载:"张飞……喜画美人,善草书。"张飞的书法真迹尚有存世,可惜其画作却至今没有发现遗存,实在是遗憾。
演义真的不能当历史来看,三人桃园结义,白脸刘备,红脸关羽,黑脸张飞,完全是出于艺术塑造的需要,只是苦了张飞,生生从美男变成了莽夫。
第四位、周瑜
在三国的英雄中,周瑜是著名的一位,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才德卓越,智慧非凡,把周瑜写成一个心胸狭窄,嫉妒心很强的人。其实,历史中真实的周瑜"性度恢廓,大率得人","雄烈,胆略过人","建独断之明,出众人之表,实奇才也"。在其它三国的史料中,也没有任何有关周瑜"量窄"的记载。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对周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。
赤壁之战,指挥者是周瑜,而不是诸葛亮。诸葛亮在"隆中对"中,有取西川的计划,但却被周瑜抢在了前面,只是天妒英才,周瑜病死在伐蜀的路上,并非被诸葛亮气死。按真实的历史推断,周瑜会有更大的作为周瑜一生征战,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抱负;周瑜少年得志,风度可人,议论英发,有口皆碑;周瑜文采超群,精于音乐,即使是酒后,仍能听出乐人演奏的音乐中的很细微的疏失,每当这时,他总要转头看一看。所以当时有谣谚说:"曲有误,周郎顾"(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瑜传》)。
周瑜待人谦恭有礼。当时孙权只是将军,诸将及宾客对他礼仪并不全备,比较草率。只有周瑜对孙权敬慎服事,完全按君臣之礼来对待。 周瑜心胸开阔,以德服人,跟后世小说家虚构的那位截然不同。应该说,这才是周瑜的真性格。程普曾一度和周瑜关系不好。程普认为自己年龄比周瑜大,多次欺辱周瑜。周瑜却始终折节容下,从不跟他一般计较。程普后来特别佩服周瑜,曾对人说:"与周公瑾交往,如同啜饮美酒,不知不觉就醉了!"至于后人说周瑜气量狭小,嫉贤妒能,被人气死,则纯是小说家言,不足为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