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

上海布局合成生物学产业集群

来源: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发布时间:2023-05-11 16:35:38

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第三次革命,并被公认为在医学、制药、化工、能源、材料、农业和环保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上海已明确其为未来产业的一大发展方向,并在“上海湾区”等产业高地上进行前瞻性布局触发产业变革的“新风口”。

走向生产应用

基础研究和底层技术的突破,以及相关成本的迅速下降,为合成生物学技术转化打开了新格局。


【资料图】

在近期于上海金山举行的相关创新发展论坛上,专家们认为,纵观国际,合成生物学正从技术探索走向生产应用,由此催生了新市场和新增长点,未来将孕育巨大市场机遇。

从生产模式来看,与传统化工相比,运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加速绿色制造,对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。合成生物产业由导入期发展到成长期,将成为投资的新热点。

目前,合成生物学正在国内触发产业变革。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和下游应用端,技术创新的势头正趋于明显,发展具备制造应用优势与成本优势,不少产品已占据全球原料市场“排行榜”的前列。从产业集聚度来看,国内合成生物学企业比较多地汇聚在长三角、京津冀、粤港澳,不少企业已经发展成为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,并且加速推动AI技术在合成生物领域的应用。

形成产业图谱

上海最新推出的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、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中,将合成生物学列为五大领域重点发展方向之一。

上海是我国最早发展合成生物学的地区之一,诞生了合成生物学领域多项“第一”,是国内外产品下游客户最为集聚的城市之一,应用场景丰富、国际化程度高。同时,上海还具备集聚产业链企业的优势,凯赛生物聚酰胺系列产品具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;复星凯特、药明巨诺CAR-T细胞治疗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;孵化了弈柯莱生物、锐康生物、康码生物、迪赢生物、位育合物、交弘生物等一批合成生物学初创企业,正在推动技术成果走向产业化;引进了一批细分赛道核心企业。

上海绘制了合成生物学产业图谱,提出合成生物学“1+3+1”发展战略,即搭建“1个网络”,将高峰人才、重大基础设施、重点实验室有机整合为一张合成生物学创新资源网;瞄准“3大领域”,重点推进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医药、先进材料和能源环保、消费品三大领域的发展与应用;打造“1个目标”,全面推进上海打造成为基础研发领先、创新转化活跃、产业主体蓬勃发展、产业生态健全完善的世界级合成生物学创新产业集群。

完善空间布局

根据各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与合成生物学细分领域特色,上海正在为不同类型产品和市场主体精准匹配发展空间。

上海市经信委相关人士介绍,大化工、精细化工等小分子类大宗产品,往往对土地、原料、环保、能耗有较大需求,上海重点引育企业研发中心、运营总部、结算中心、高端制造和上市主体。对于细胞、核酸和蛋白等大分子类高附加值产品,重点推动 “研发+制造+应用”全产业链布局。

以“上海湾区”为城市发展品牌的上海金山,正在大力推进合成生物学产业的创新发展。近期,张江金山二期、瀚鸿碳谷绿湾“智造生物港”研发中心等项目完成签约,涉及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产业发展、园区合作等方面。

据了解,上海金山拥有化工产业的规模优势、生物医药产业的生态优势以及食品产业的基础优势。具体来看,在化工产业方面,金山依托上海化工区和上海石化两大基地的上游产业链,形成以华峰超纤、凯鑫森等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;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,金山形成以科济生物、恒润达生等企业代表的CAR-T细胞产品端对端的生产制造能力,以青赛生物为代表的创新疫苗研发生产基地;金山还是上海的农业大区和食品产业聚集区,形成了多点覆盖、上下游衔接、核心优质企业引领的产业聚合发展态势,具有发展合成生物学健康食品开发和应用的基础优势。

上海市金山区政府相关人士介绍,金山正全力推进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医药、新材料和消费品等领域的应用,聚集了巴斯夫、美国亨斯迈、日本三井化学、花王等国际企业,助力合成生物学产品开拓下游应用市场。

强劲的产业承载能力,正有效吸引优质合成生物学项目在上海金山扎根落地。碳谷绿湾产业园是上海发展高端化工产业的重要承载区,重点发展生物医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领域。此次成功签约的瀚鸿碳谷绿湾“智造生物港”研发中心项目,将打造氨基酸衍生物全产业链,计划总投资约3000万元,预计2023年投产。未来三年,上海金山计划新增51万平方米的生物医药标准厂房,为壮大合成生物产业提供强大支撑。(记者 李荣)

上一篇 下一篇
最新推荐 更多>>